【摘要】近年來,我國多地政府鼓勵大面積種植迷迭香,自2017年至今,種植規模增長過快、銷售渠道單一、原葉產品滯銷、種植結構與產品結構不合理,產業配套缺乏,政府、農戶、加工企業對市場盲目樂觀。2020年以來在全球疫情在影響下,迷迭香市場受到境外影響與危機傳遞,境外市場迅速萎縮、跨境資金回流。產業鏈企業受到銀行貸款螺旋式的信貸收縮,導致迷迭香市場突然停擺、價格泡沫崩潰,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迷迭香產業階段式的市場空前繁榮,實則為“泡沫經濟”,對我國芳香產業的培育與市場發展造成巨大沖擊。本文從疫情背景下針對迷迭香產業發展調查研究,根據明斯基模型進行比對分析,首先分析了迷迭香產業經濟泡沫形成的成因,針對產業發展的每個階段及產業鏈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然后提出了迷迭香產業市場價格泡沫崩潰和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明斯基模型;經濟泡沫;迷迭香產業;趨勢分析;
迷迭香在公元前生長在地中海沿岸區域,是一種唇形科多年生常綠亞灌木,三國魏文帝時引入我國洛陽地區,是一種多年生灌木,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香料植物,在歐洲擁有“海洋之露”、“圣母瑪利亞玫瑰”等美譽。迷迭香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其葉子與枝干含有多種天然物質,從中可提取抗氧化劑、迷迭香精油和醫藥中間體。在海外地區不僅可以在制作牛排中食中,其“提取物”也被全球廣泛用于護膚品、洗發水、香水等中,消費國家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地。
1 國內外迷迭香市場現狀分析
1.2 國外迷迭香產業分析
迷迭香廣泛種植于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突尼斯、摩洛哥和土耳其等歐洲及其毗鄰的北非諸國,歷史相當悠久。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8年法國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意大利種植面積45萬畝,北非地區、摩洛哥等地,野生和人工種植迷迭香面積超過10000平方千米,其中人工種植面積為2000萬畝,每年生產20噸迷迭香精油,土耳其每年迷迭香干葉的產量也有450噸[1]。在歐洲、美國、日本已限量或禁止人工合成的化工類抗氧化劑,迷迭香中豐富的鼠尾草酸和迷迭香酸可替代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目前在全球各地的“方便食品、油脂食品、熟食類、乳制品”等食品中都能見到它的影子。
1.3 國內迷迭香產業分析
截止2021年8月,通過中科光啟公司衛星遙感監測我國迷迭香種植總面積約14.2萬畝,大面積栽種區域分別在云南、河南、貴州、山東、廣西、海南、新疆等地。2020年迷迭香干葉產量約13.67萬噸。全世界迷迭香抗氧化劑需求在30萬噸,即食原葉及調味品需求量每年15萬噸,迷迭香精油和醫藥中間體需求量全球7萬噸。截止2019年全球生產能力達到1000噸左右[2],國內擁有迷迭香抗氧化劑生產廠家數十家,受原料、技術的限制,每家的生產規模不超過7噸,總規模不超過70噸,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作為歷史悠久的“舶來品”,全球即食性鮮葉在西餐中大規模應用,也被廣泛應用于調味品。國內迷迭香加工型企業主要以提取“抗氧化劑”為主,外貿企業將“干葉原料、提取物”等出口至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地。同時國內缺乏專一的迷迭香提取規模企業,而現有企業生產分散,設施落后,萃取標準不統一、產量小、提取物純度較低,種植、加工區域優勢不突出,衍生品開發短板明顯,即不能供應用國內抗氧化物需求,更能滿足國外市場需要。
2 迷迭香產業市場有效性分析
2.1種植栽培局限性
迷迭香耐干旱、耐寒、耐貧瘠,對環境友好,幾乎沒有病蟲害,栽種之后每年可以反復采收,生命周期在15年,每年采收1-2次。河南是個農業大省,平原較多,較為平坦地區以糧食作物為主,目前種植區域多集中在“南陽、平頂山、洛陽、安陽、開封”等地區,種植環境以坡地、山地、荒地為主。這樣帶來的問題主要是:一、無法達到規?;N植;二、無法采用大型機械栽種、收割;三、迷迭香種苗培育和迭代周期較長;四、迷迭香種植門檻較低;五、缺乏科研技術團隊、種植管理水平較弱。六、種植區域土壤結構單一、很少采用智能栽培技術、種植標準不統一;七、產品附加值較低,目前國內沒有企業或合作社對其進行“綠色、有機、原產地”等官方認證。
2.2銷售市場局限性
研究顯示,迷迭香種植地、大葉或小葉品種、不同的采收時間、提取要素及提取技術、提取部位、倉儲保存方式,都會影響迷迭香中各成分的含量。迷迭香農戶多由政府引導或“借鑒型”種植,收割后直接將鮮葉賣給貿易商,貿易商通過自然晾曬或烘干的方式,銷售給生物提取企業,部分企業對干葉進行出口。以迷迭香為主的提取企業國內目前共計不足70家,河南省內不足10家。主要萃取迷迭香葉片中的“鼠尾草酸、迷迭香酸、熊果酸”及“迷迭香提取物”,成品以出口為主。部分企業提取迷迭香“精油、精露”銷售給國內化妝品企業、制藥企業。受到市場規模與出口的制約,種植農戶、貿易商、生物企業都受到了國外出口訂單的影響,存在較大的市場議價風險。集中在“不能保證連續供應量,提取物純度不夠、國內市場小”這三項因素。
2.3衍生品開發制約因素
迷迭香成分含有多種生物學活性,具有抗氧化、抗菌、美容、抗腫瘤、消炎、抗心血管疾病等諸多作用[3],明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歸納為:迷迭條“魏文帝時,自西域移植庭中,同曹植等各有賦,大意其草修干、柔莖、細枝、弱根、繁花、結實,嚴霜弗凋,收采幽殺,摘去枝葉,入袋佩之。芳香甚烈,與今之排香同氣。遺憾的是從漢代引進中國后并未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不能作為中藥材原料供應、臨床應用、保健品生產。同時迷迭香未被列入《藥食同源食品目錄》,不能用于單獨開發食品、茶飲等即食性產品。目前市場上銷售品類只能為“農產品”或“提取物輔料”,這樣以來大大的影響了迷迭香衍生品的開發、產業的配套、市場的拓展。
3 迷迭香產業經濟泡沫成因分析
3.1種植農戶:種植規模盲目擴張
1970年尤金·法瑪(Eugene Fama)提出 “有效市場假說”理論,認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競爭充分的股票市場一切有價值的信息已經及時、準確、充分地反映在股價走勢當中[4]。自2017年來,歐洲、北美市場突然對迷迭香原料的需求擴大、原料供不應求,價格飛漲,收購價格一路攀升,甚至國外一些生物制藥類企業股票漲勢兇猛。很多出口貿易商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貨源,迷迭香原料被大眾認為“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一些貿易商、金融機構開始預測未來幾周、幾個月、三年內迷迭香原料的價格走勢,并進行囤貨。短期全國范圍內迅速涌現出一批貿易企業、生物提取企業,在全國有條件的區域,地方政府看到了商機,開始引導農戶開始大規模栽培,種植規模盲目擴張,截止2019年11月,河南省種植面積在8.3萬畝,同比2016年增長78.75%。
3.2政府引導:集體經濟模式與產業的融合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6年12月26日印發并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探索農村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5]。由于迷迭香種植勞動強度低,易成活,又不與糧食爭地,適合打造集體經濟。在洛陽、許昌、安陽、平頂山、開封、南陽等地,地方政府為了有效保護農民集體資產權益,調動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引導“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建立多種合作模式,借助于打造集體經濟的政策引導,大規模、大面積進行種苗培育、種植。
3.3金融支持:跨境資本流動,信貸擴張
隨著迷迭香原料、提取物的規?;隹?,海外資本也逐漸涌入國內市場,推進了產業的規?;l展。我國多地城市銀行、商業銀行、金融機構開始以低息、零擔保等方式,扶持農戶、加工企業、生物提取企業,擴大種植面積、投入配套設備、擴大出口力度,貸款管制的放松,也使企業亢奮、對市場前景充滿了期待。隨著資金、信貸的注入,湖南、海南等地成立了商會、行業協會,并涌現出一批迷迭香投機企業,企業在獲利回吐后,對市場盲目樂觀。迷迭香產業雖然是極小的細分市場,國內用量較小,但海外出口的渠道一直被少數企業掌握,一些企業開始大規模對原料進行囤貨。在有些不法商家對迷迭香原料市場控制、操縱之下,市場上一時間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此時的迷迭香市場突然變成投機者伸展拳腳的、無序的賭池,和17世紀荷蘭“郁金香泡沫”事件有些像似。
4疫情下的海外市場影響與產業泡沫破裂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海曼 明斯基Hyman Minsky在1986年出版《凱恩斯及Stabilizing and Unstable Economy》一書,深入分析了經濟泡沫發生的一般模型,經濟泡沫由開始到最后,由泡沫期成因到爆破。明斯基模型有效的解釋了2017年至今我國迷迭香產業泡沫的過程。[6]
4.1迷迭香價格下跌,資產面減值
近日來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肆虐嚴重,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正常的經濟生活,歐盟和美國迷迭香企業大規模停工,而依賴境外市場銷售的迷迭香原料及提取物,在此兩個地區出口直接暫停。一、國際社會上一些敵對國家以疫情為原由,對我國國際聲譽進行打擊,迷迭香作為健康產品與原料,也受到了直接的影響。二、美洲、歐洲、地中海地區是全球迷迭香原料消費集中地,區域化、規?;枨蟮目焖傥s,見接導致日本、韓國等國家需求也大規模下滑。三、常久以來,國外一直對迷迭香高純度提取物的封鎖,一些國內制藥企業直接暫停了相關產品的研發及生產。
4.2國內用量過小,無法形成行業應用規模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規模擴散,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明顯上升,境外需求塌陷對全國迷迭香產業產生了巨大的負面沖擊。隨著海外市場萎縮,海外企業的停工停業,原有跨境資金急速回流。全球經濟受到重創,一些加工型生物企業資產質量壓力明顯增大。國內市場在疫情開始之初,原材料囤貨的貿易企業開始在國內低價惡性拋售,原料價格從最高收購16-18元/㎏,直接降到了6-8元/㎏,市場更是陷入了無序競爭。由于國內對提取物需求量非常小,對供應鏈沖擊也影響巨大,國內的需求遠遠無法支撐大規模種植原料的供給。種植農戶收割后無企業收購,而到期的鮮葉直接木質化,造成經濟收入的巨大損失,而目前原料市場直接進入了“有價無市”的狀態。
4.3信息失真不對稱,銀行貸款螺旋式收縮
根據金融學理論,資產的理論價格是由資產未來收益的貼現值所決定的。迷迭香企業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收購、交易信息對未來產業收益進行估計,銀行依據政策、政府措施對貸款企業放貸。自2018年以來,迷迭香作為小眾交易品種,小部分出口量較大外貿企業,輕易實現了對海外渠道的控制,他們所公開的信息有效性存在缺陷。國內與海外采購、銷售、交易等信息的嚴重不對稱使投資者不能對未來迷迭香價格的走勢與行情做出準確預測。銀行發現通過公開渠道接收數據的有效性也存在缺陷,傳遞過程存在嚴重失真和噪音,銀行無法獲取迷迭香產業充分、真實、可靠、及時的數據來評估,所以短時間內對貿易企業、加工企業,甚至包含的種植農戶貸款進行了螺旋式的收縮,加之海外市場的停擺,引發了流動性緊缺、導致企業融資困難、產業投資額不足等諸多問題,使迷迭香產業直接進入了冬天,雪上加霜。
5迷迭香產業市場發展建議
迷迭香作為歷史悠久的芳香類植物,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前景未來可期,面對目前國內市場泡沫及諸多問題,產業的發展有以下幾點建議:
5.1政府拉動產業總體投資,提升市場秩序管理水平
政府從行業頂層總體投資介入,以“產能過剩”為解決行業問題的核心出發點,量化區域政府對迷迭香產業投資,建立金融投資模型,將投資倍數與敏感度系數作為產業投資的評價因子,同時關聯的產業鏈的生產部門和消費部門,逐步構建一個內生增長模型,通過產業關聯傳導至“種植、貿易、粗加工、深加工”等領域,達到對產業的拉動效果。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同時干預“產業結構、市場布局、政策導向”等領域,維護原料種植、收購、加工、貿易市場秩序,建立市場標準、行業標準,引導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5.2加強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提升市場議價能力
迷迭香并不是在國內沒有市場,作為純植物的抗氧化物在食品、化妝品等行業可替代化工防腐劑。而目前對于海外需求來說種植面積過大,但對于國內市場規模還是較小。拿抗氧化劑來說,現有的供應量無法滿足生產需求,替代人工合成的防腐劑產量是跟不上的,使采購企業不敢輕意替換。另外國內迷迭香深加工行業技術裝備落后、技術含量低、質量差、市場競爭力弱;加之生產型企業資金短缺,產品結構不合理,經營嚴重虧損等問題,行業基本面無法與國內需求市場匹配。
因此加強與科研院所產學研結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融合體系,促進科研院所與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調整產品結構,對迷迭香衍生品實施多層次開發;走科技創新路線,提升生產萃取品質與純度。一方面開發國內成品市場,減少出口依賴,重建國內市場銷售渠道,建立行業競爭新秩序,加大國內產業化應用,提高國內市場的內生活力;另一方面升級生物提取技術及設備,提升迷迭香提取物純度、品質、競爭力,應對國外封鎖。
5.3科技金融體系引進,保障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科技金融體系是促進迷迭香產業規?;l展、新產品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金融工具,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市場科技創新提供資金、資源的動力支持,在產業發展上真正起到“渦輪增壓”的效果。一、地方政府綜合通過行政職能、金融與財政結合的手段,實現“政府政策引導、市場化主導、企業化運作”三位一體的有機結合,吸引和帶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到迷迭香科技創新領域;二、提高獎補措施與力度,鼓勵迷迭香供應鏈企業走科技創新、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迷迭香產業的投資,以企業入股、風險投資、政府投資基金等方式支持產業發展;三、根據迷迭香與科技創新的結合,依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資金需求和產業風險,因地制宜的建立一個多元化、多層次、多維度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四、打破原有“一刀切”的金融政策,按照“小額、分散”原則,向迷迭香開發的小微科技創新創業企業提供貸款服務,形成全鏈條、全方位、具有本地特色的“迷迭香產業”創業投融資機制,保障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業務咨詢熱線:
TOP